标点符号虽小 规范使用事大——从是否使用顿号的一种情形谈开来成 文近日,我带着一名年轻同事审稿子,审的是一篇领导讲话稿,按惯例,打算在领导讲完话后,以工作通报的形式正式印发。这篇稿子中,有几处标有引...
“三好公文课”试听版上线啦!成 文“三好公文课”上线后不久,就有读者建议推出音频课,但被我婉言拒绝了。说实话,对我来说,把自己写的东西拿来朗读,那真是小case——上高中、读大学的时候,我都是校广播站的播音员...
勤于“攒素材” 善于“攒线索”成 文近日读书,进一步了解到很多文学家都有注重积累、善于积累写作资料的好习惯。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上标签,存放在一个7层的木...
审核的要点要义——从一位省领导的言传身教谈起成 文前几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一位省领导就文稿审核向身边的工作人员提要求。当时我刚好在旁边,那一席话虽然不是对我说的,同样让我深受教育和警醒。事情的经...
笔下有国也有家——从我写给女儿的《实习要领》谈起成 文国家、大家、小家,时时都有文章可写;学习、工作、生活,处处都有文章可做。我并不是一个拙于辞令的人,但我更习惯也更擅长用笔来表达。很多时候、很多东西...
我写文章 文章如我成 文“文如其人”的说法早已有之,但我写了半辈子文章,直到今天才专门从自身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之所以想到这个问题,是受到一本书和一篇文章的触发。准确地说,是这本书和这篇文章中各有...
文章修改要“六有”成 文之前,在《别人的文章怎样改》(详见“三好公文课”第47讲)一文中,我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也可以说是体会:修改别人的文章,要自觉做到改必有理、改必有据、改必负责,力求有改动就有改进,...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谈谈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发言稿 的写作角度成 文3月26日,读者拙诚在“三好公文课”上留言道:老师,近期市里针对党史学习有4次专题研讨,感觉已经写无可写了,能开个...
开“小会”莫要讲“大话”——以我修改的一篇领导讲话稿为例成 文领导讲话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中相当基本但也非常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讲话要看场合,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关于这一点,我在“三好公文课”里多次讲到过,...
培训笔记与写作中的开发利用——以我新近参加的一次培训为例成 文前面第442讲,讲到前不久我到上级干部学院参加了一次为期8天的培训,其间做了90多页学习笔记。说实话,我是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常常一边做笔记一边...
教您如何做办公室主任,如何撰写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