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 不惟炼字句,重在出精神——“一文两吃”例谈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之二

系统推荐 更新:2025-10-06 20:10:16

   【写在前面】

这一堂课是第632讲《牵住牛鼻子,打好组合拳——“一文两吃”例谈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之一》的下篇。

虽然许多文章历久弥新,但写文章多少要讲点儿时效性。抓热点、蹭热度也是讲求时效性的体现。前段时间,为了蹭一蹭中国医师节的热度,以及趁着同学聚会的热乎劲儿,我“插播”了4堂课,导致第632讲的下半篇没有紧接着推出来。

说真的,第632讲的下半篇比上半篇更精彩,因为好戏往往在后头,更因为作为例子的讲话稿本身就是这样。

有兴趣的读者把这一讲与第632讲串起来读,相信会有更强烈的感受。





不惟炼字句   重在出精神

——“一文两吃”例谈怎样写好讲话稿 之二

成    文


本文的大标题,是化用董必武同志的诗句。1963年2月,“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因公殉职后不久,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代主席董必武有感于其先进事迹,专门题写了一首诗,名为《歌咏雷锋同志》,刊登在《中国青年》杂志的“学习雷锋同志专辑”中。全诗如下:

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

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

阶级观清楚,勤劳念朴纯。

螺丝钉不锈,历史色长新。

只作平凡事,皆成巨丽珍。

普通一战士,生活为人民。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丹青难写是精神。”(《读史》)写文章,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见人见事见精神”。这个“见”,是从读者角度说的。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应当是“写人写事出精神”。什么是精神?这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广义上与物质相对,指的是意识活动的总和;狭义上可指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活动或内容实质。在哲学领域属于意识范畴,在心理学领域指向认知与情感系统,在文学艺术领域指代作品的核心思想、人物特质以及美学追求,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以描述个体活力状态。在我看来,文章中的精神就是所写内容的思想价值以及外现出来的情理张力。思想价值是认知价值、情绪价值、审美价值的统一。情理张力,核心是情绪上的感染力、思想上的感召力。见人见事,文章才有血有肉、有吸引力和可读性;见精神,文章才有灵魂有气质、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我对上面这首诗中“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一句略作改造,旨在说明写文章不仅要注重字句的推敲琢磨,更应注重思想的开掘深化、精神的提炼升华。前段时间我在市关工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特别是后半部分,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下面,请尝一尝这篇讲话稿的“第二吃”——

不知不觉,我担任市关工委主任就要满3年了。这几年,我和大家一起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想办法、探新路,搞活动、搭平台,聚合力、造氛围,做了一些力所能及、实实在在的事情。在此过程中,每每为“五老”们对下一代的舐犊情、做事情的认真劲所感动,也对我市关工委“志同、用心、努力、乐在其中”的工作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真切的体会,并由此拓展成四句心里话,与同志们共勉。

第一句:志同者不以山海为远。这句话是化用古训,原文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出自东晋学者葛洪编著的《抱朴子》一书。目前,全市共有4910个关工委组织、3.4万多名“五老”志愿者,广泛覆盖了市县乡各级和各行各业。关工队伍是一家。在全省全国各地,我们还有更多志同道合者,大家相互学习、互通有无,把关工事业越做越大,让关爱之路越走越宽。所有热情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志,无论来自什么地方、有什么专长,无论在职还是退休,都是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而走到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的目的不仅能让我们跨越山海,更能让无疆大爱穿越时空。

第二句:用心者不以困阻为艰。我们经常讲,做服务工作要用心用情用力。这“三用”之中,用心是排在第一位的。做任何事情,用心不用心,结果大不一样。离开用心这一点,用情用力就无从谈起。从很多我认识不认识的“五老”身上,我看到了为党育人的初心、老有所为的雄心、无私奉献的爱心、倾情投入的专心、无微不至的细心、矢志不移的恒心……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这一种种宝贵的“心”、一颗颗滚烫的心,不仅有力有效推动关工委工作在攻坚克难中行稳致远,而且感染和激励着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后来人”,与“五老”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第三句:努力者不以年高为限。顾秀莲同志已经87岁高龄,仍然经常深入全国各地开展调研、参加活动、指导工作。×××同志今年7月就要年满83周岁,在市关工委已经干到了第八个年头,依然热情不减、壮心不已,好思路、好办法一个接着一个,经常“催”着我、“逼”着我不敢懈怠。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征程上,无论年逾花甲、古稀还是耄耋,每一位“五老”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第四句:乐在其中者不以辛劳为苦。在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上,×××同志列举了多位离退休干部的光荣事迹。比如,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原总后勤部干部轮训大队教授邵维正,退休后把精力放在对青少年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上,主编《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等书籍,通过多种形式向下一代讲述党的光荣历史;江苏省南通市崇州区的“知心奶奶”群体,20多年来坚持为残疾儿童、困难家庭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心理疏导、物资帮扶、课业辅导等帮助,为他们撑起一片关爱天空。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先进典型。比如,××县原关工委主任×××同志2002年退休后,到县关工委一干就是16年,从关工委岗位退下来后,又以××书院为阵地,坚持不懈为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孝文化教育、书法诗词培训等;86岁的×××同志在××县关工委坚守了26年,他说“宁愿累着死,不能闲着生”;市关工委《×城新蕾》刊物主编×××同志83岁了,仍然坚持自己组稿、编稿、校稿,等等。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不仅能让老同志老有所为,还能让老同志老有所乐——他们幸福着孩子们的幸福,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直接助力、亲眼见证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让他们乐在其中、乐此不疲,把退而不休的日子过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我相信在座的同志都有这样的思想境界、精神追求;我希望每一位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志都能牢牢记住、自觉践行这四句话,把“志同、用心、努力、乐在其中”的理念锻造成NN“关工人”的鲜明特质,演绎成关爱“进行曲”的动人音符,谱写出更加热烈精彩的时代乐章!

实话实说,上面这些内容都是我自己动手写的。一开始,我先想出了小标题中的四句话,嘱咐代拟讲话稿的同志要写进稿子里,作为后半部分的“文眼”,但写稿的同志对关工委工作缺乏真切体会,笔力也有所不足,所写的内容基本用不上,我就直接上手重写了一遍。

在整个讲话稿中,小标题中的四句话是画龙点睛之笔,也是“出精神”“见精神”的精神所凝、关键所在。事后有不少同志问,这几句话真是精辟,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我说,它们并不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而是厚积薄发“发”出来的、灵感突至“跳”出来的、自然而然“顺”出来的。一开始,我先把目光聚焦到我市关工委“志同、用心、努力、乐在其中”的工作理念上,这是“出精神”的原点,也是“见精神”的焦点。盯着这个理念想了一会儿,头脑中突然跳出了“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句古训,“志合”与“志同”是一个意思,换个词,其中的道理依然成立。想到这句话,就如同找到了思维的线头、找准了歌曲的基调,也找出了“造句”的模版。接下来,依葫芦画瓢,把“用心”“努力”“乐在其中”这几个词后面分别加个“者”字,把理念落到人身上,再结合我对关工委工作的认识和体会,把最能“见精神”之处挖出来,按照同样的句式往下顺、往下推,后面几句话很快就出来了。

想出这样一组小标题,“精神”已经跃然纸上,剩下的工作不过是具体呈现而已。于是,我联系具体的人、选取具体的事,特别是身边人、身边事,对市关工委的工作理念进行了生动诠释和价值升华,给老同志来了一曲召之以志、动之以情、证之以事的“三重奏”。写作过程中,那些感动过我的人和事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从脑海中浮现出来。我所要做的,只是尽可能用精准贴切的文字,把令人感动之处加以凸显,把心中所感表达出来,所以写起来并不怎么费劲。

会议结束后,与会的“五老”们对这个讲话特别是后半部分的小标题赞不绝口,都说你把“关工理念”上升为“关工精神”,听起来更加“高大上”,想起来浑身都是劲,不多做点儿奉献,真对不起这几句话。(3018字,2025年5月3日完稿,6月1日修改,8月10日再改)


42740_1hse_7694.jpeg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百家
写了 1952001 字,被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