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朋友】
又到了岁末年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民主生活会的筹备工作已经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重新恢复和发扬了我们党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好传统,无论领导班子还是干部个人,对照检查标准更高、要求更严、辣味更足。
每到年关,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成了领导干部们必须过的一道关。从九十年代的“三讲”开始,党内集中教育我一次没拉下,不仅作为教育对象,还都是所在单位相关机构的成员,对照检查材料写了不少,见过的更多,颇有心得和思考。
接下来,再次推出“会意写作法”的“连续剧”,专门介绍对照检查材料的写法。这是很少有人传授写作秘诀的一类文稿,我保证这一课也是目前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最管用的对照检查材料写作专题课。
对照镜子细检查 见人见事见思想
——会意对照检查材料写作
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项例行功课。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之前,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都要主持撰写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班子成员也要预先写好自己的材料,做好发言准备。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出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成为各级党组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抓手之一。民主生活会的质量高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照检查材料写得好不好。按照中央领导讲的,对照检查材料写好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就成功了一半。
从1999年的“三讲”教育到正在常态化制度化推进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其间的党内集中教育我一次都没拉下,每次都要写好几份对照检查材料——班子的,个人的,自己的,别人的;有独立完成的,也有执笔、参与或者帮别人“捉刀”的。写了这么多年,有深切的体悟,又有上下、前后、左右的对比,积累了不少心得。下面,从三个方面作一次系统梳理。
1 内容与结构
对照检查材料,顾名思义就是对照要求、检查自己的书面材料。撰写这类材料的目的,主要是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清·赵翼《论诗》)时代不同,民主生活会的主题不同,对照检查材料的内容和撰写要求也不同。但是,与其它机关文稿一样,对照检查材料也有其相对固定的体式,有一定的写作套路。无论围绕什么主题来写,这类材料一般都由标题、落款、导语和正文这么几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格式与党政机关公文基本一致。
领导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班子名称可以上标题,也可以与成文时间一并作为落款,前面这种写法更为规范。例如:“××年度××市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个人的对照检查材料,可以写作“××年度××(单位名称)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也可以写作“在××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提纲”。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情形都有,具体怎么写,要看上级和本单位的规定。
(二)落款
完整的落款由班子名称或个人职务、姓名以及成文时间组成,放在标题之下,署名和时间分别单独成行,居中排列。班子名称可用规范简称。成文时间不是定稿时间、印制时间,而是开会时间,一般无需到日。
领导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落款可有可无。个人的对照检查材料,职务可有可无。这些都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把班子和成员的材料汇编成册,封面上统一标明了成文时间,内文中自然无需再落成文时间。如果班子成员的材料集中报送上级领导审阅,逐一标明个人的职务更好。
(三)导语
这一部分,主要是简要说明在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领导班子或领导干部个人按要求作了什么准备,重点是怎么深化学习、怎么查找问题,为正文做好铺垫,表明准备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对照检查是有来源、有基础的。关于民主生活会前要做什么准备工作,上级往往会作出明确规定,这属于“规定动作”,各地的做法大同小异。为避免“帽子”太大,在导语中点明基本情况就可以了,没必要展开来写。例如:
有一个问题,这里我想专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这几年,中央明确要求作对照检查时,要对上一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作出说明。这是一种自我检查也是督促检查,检查的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否具有言必行、行必果的务实作风。如果缺少这样一环,干部都是“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整改只是落在嘴上纸上的“空头支票”,就无法取信于民。
问题在于,这方面内容应该放在哪儿。我见过的对照检查材料,有放在导语里的,有放在正文部分作为第一块的,也有放在问题查摆和原因分析之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之前的,写法不一、五花八门。
在我看来,材料中只要有这方面内容,实打实地写了,不缺项不漏项就是合乎要求的。但是,从材料写作上看,总得讲点儿逻辑。上一年度的整改,是“过去时”;这一轮问题查摆,是“现在时”;下一步的整改,那是“将来时”。所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还是放在前面比较好,这样才合乎逻辑,不能把“过去”硬生生地嵌在“现在”与“未来”之间,导致逻辑混乱、时空错乱。
最合适的位置,我觉得还是导语部分。先把过去的事情交代清楚了,再转入这次民主生活会要做的事。如果导语写得比较简单,只是“下面,我按照这次民主生活会的要求,作对照检查,请大家批评指正”这样的三言两语,可以紧接着写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把这方面内容作为全文的第一部分。至于今年是怎么征求意见、查摆问题的,可以放在第二个小标题之后,作为过渡段的内容。
(四)正文
核心内容是查摆问题、剖析原因、说明情况、明确整改方向和主要措施,一般采用“切块+拉条”的写法,上述四个方面各作一块,每一块里头再适当拉上几条。
第一块:查摆问题。问题是对照检查的焦点,也是整个材料的核心,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必须贯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
人贵在自知,难也在自知;知其长不容易,知其短更不容易。我们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这就需要借助镜子。“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其实就是照着镜子给自己画像。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我们党要求党员干部照的镜子更多,主要有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还要求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对着镜子认真照一照,脸上是不是有灰尘,身上是不是有污垢,衣冠是不是不整齐,就会一清二楚。下一步,才能“自觉地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
照镜子,难免有看不到的地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真正把问题找准,除了“自己找”,还需要综合运用“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等途径和方法。干部群众对班子提的意见,班子集体找出来的问题,班子成员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逐一“对号入座”,按照分工认账领账,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中有所体现。
第二块:剖析原因。照镜子,只能看到表面。要真正治好病,首先要诊断清楚,既要知道病症,还要找到病灶、病根,这就需要照照X光、B超、核磁共振,深度透视,深层扫描。剖析原因,就是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表现,深挖产生问题的根源,找到关键症结。
所有党性问题、作风问题、工作问题,根源必定都在主观上、思想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思想的“总开关”。剖析原因不一定非要上到这样的高度,但起码要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纪律观念等方面去找原因。在剖析原因上触碰不到思想,效果上肯定触动不了思想,更不用说什么思想洗礼、心灵净化、精神升华了。
例如:在“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我执笔的一份班子材料和帮助修改的两份个人材料,分别是这么分析原因的:
第三快:说明情况。近几年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对需要说明情况的问题都有具体规定。比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除了要求领导干部说明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还要求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务用车、人情消费、职务消费、配备秘书、“三公”经费开支、办公用房和住房、管理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等方面情况进行对照检查和逐一说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则要求对个人重大事项报告、配偶子女从业情况作出说明。
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必须按要求如实向组织上说明情况,有问题不遮掩,没问题要明示。写这部分内容,忌讳过多的表白和解释,把情况说清楚就行了,多余的话都是画蛇添足。例如:
第四块: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这部分内容,可以以虚带实,先把大方向、总思路写出来,再分层次、拉条子写措施;也可以虚实相掺,用小标题写明方向和思路,用具体措施来充实内容。例如,下面这部分提纲,摘自我帮助修改的一份“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写在后面】
我把这堂课分成上下两部分,主要有三点考虑:
一是现实的需要。这篇稿子足有9500多字,一次发完太长,工作量太大。就是上篇也有近4000字。如果把例子删掉,不利于读者学习。从前面的课来看,大家最喜欢的就是实例。
二是家人的建议。我爱人看我天天在埋头苦干,建议我不要太累,每一篇可以短一些,长文可以分集发。事实上,我写有很多短文,主要是心得体会类的,但都没有例子,更适合资深写手看。相比之下,我希望先推出一些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课程,这样更吸引读者,大家的收获也更大。当然,内容多的文章,需要有一定篇幅才撑得起来、说得清楚。
三是读者的建议。读者“宇宙”建议我两天一稿,少熬夜,多注意身体,读者也可以好好消化消化。
这个建议很好,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的考虑是推到一定量(20—30篇)以后,再降低更新频次,实行经常化不定时推新课。
另外,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说据科学统计分析,成年男子需要每天6.49小时睡眠时间,成年女性则需要7.5小时左右;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
这组数据是否准确另说。我是学医出身的,深知睡眠不足违背“天人相应”的养生规律。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组照片,都是分析影响人类健康的原因,题目分别是“空调环境死”“饭店快餐死”“睡眠不足死”。尽管有些夸张,但不是没有道理。
然而,人的价值不在于活着,而在于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有助益,让别人能感到你的存在、得到你的帮助。我写故我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大家也包括自己在内不要熬不必要的夜。昨天一位年轻写友发来微信,说他又为工作熬了一个通宵。我看了很心疼。
那么,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控制发文的字数做起。
来源:三好公文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