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 干活不由东 累死也无功

系统推荐 更新:2025-10-04 13:56:38


       【文法之悟】

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把已有的方法用上手、用好了,它才能活起来。挪用、套用是用,化用、活用也是用,怎么用效果大不一样。能不能变着法子用,用得好不好、巧不巧,全看你悟得深不深、透不透。

不明法度写不好文章,死守法度也写不好文章。写文章,必须规矩在手,法度因心。(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人物琐论》)专心致志、用心体会、潜心思考,就能遵循法度而不拘泥法度,曲尽法度直至跳出法度。



● 运思之法 

一篇文章的构思,大致要经历四步:一是找出思绪这个“线头”;二是明确思维的方向;三是捋顺思想的条理;四是形成清晰完整的思路。这既需要头脑连续运转,又需要保证思想有序运行,所以叫做“运思”。


干活不由东   累死也无功

干活要按东家的要求干,写材料要按领导的指示办,特别是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时候。

对起草讲话稿来说,领导的意图就是文稿的主旨,起草者的全部任务就是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充分表达领导意图,创造性地落实领导意图。这个“创造性地落实”,需要充分发挥起草者的主观能动性,对领导意图进行恰到好处的深化细化、延伸拓展。

领导讲话稿“没有最好的,只有合适的”。所谓“合适”,就是适合领导的身份,符合领导的意图,切合领导的讲话习惯和个人风格。

有同行说:“欲研究材料,先研究领导。”还有人说:“要在写时‘演好角色’,平时就得‘进入角色’。”这些都是机关写手的经验之谈。研究领导,就要多接触、多观察、多关注、多琢磨,透过点点滴滴加深对领导的了解,在需要的时候,把领导常用的只言片语连缀成篇。

接触,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在直接接触不到或不多的时候,通过接触领导讲过、改过的稿子,接触他身边的人、信赖的人,也可以获得对写稿子有用的信息。

观察,有当面观察和背后观察。与领导面对面交谈的时候,参加领导出席的会议活动的时候,要注意观察他的言行和表情,从中分析掌握领导的喜好、口味和讲话习惯。

关注,不仅要关注领导这个人,还要关注他所关心的事。领导的工作经历要了解,最近去过的地方、参加的会议、作出的指示要密切“跟踪”,要注意学习研究他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的讲话,尤其是同一内容的讲话。随同领导下基层调研时,对他重点看的地方、仔细问的情况,要深入了解;对他的即席讲话、脱稿讲话,要认真记录。受命给领导起草讲话,稿子出手以后,应当跟踪到底,直到他讲完话以至稿子正式印发。

琢磨,关键是透过表象和言语,看到背后的东西。比如,领导经常重复的话,往往是他认为比较成熟的观点,写讲话稿时切切不可遗漏;领导之所以对稿子作出修改,自有他的道理,要尽量把其中的道理想明白,用到今后的文稿起草中,不能“你改你的、我写我的”,让领导在同样的问题上一改再改,导致自己“两次掉进同一条河流”;还要善于从领导零碎的、甚至是随意流露的言谈中发现大话题,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今后写讲话稿的时候由此铺开、借题发挥,等等。

有句话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为领导起草讲话稿的同志,要“不在其位,学谋其政”。要自觉养成“踱方步”、想大事的习惯。凡领导了解的大事都应当了解,领导考虑的重要问题都应当考虑,尤其要把注意力放在对全局工作的了解和谋划上。写稿子的时候,是“关起门来当领导”,不妨自我提拔一下,通过主体转移进入领导的角色,通过换位思考当好领导的“外脑”。当然,平时也好,起草文稿过程中也好,起草人必须自觉地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参谋”与“参与”、“献策”与“决策”、“办事”与“主事”的关系,切不能“越位”或“犯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牢记自己是在用“笔”为领导代言,而不是用“嘴”,立言的只能是领导,讲什么、怎样讲,最终只能由领导拍板决定。

总之,写领导讲话稿,一定要把领导所讲的话与他这个人、所关心的事紧密联系起来,力求“见人见事见思想”,不能“见文见事不见人”。(1264字,写于2016年6月,2019年10月7日修改)



图片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来源:三好公文课公众号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百家
写了 1952001 字,被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