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公文语句可以缺少缺省主语

系统推荐 更新:2025-10-05 13:19:51

  【写在前面】

大家好!
4天没有推新课,读者朋友们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吧!
大家别怪我,这几天确实有些小忙每天都在单位笔耕不辍,日均出手综合文稿2篇以上。尽管如此,我还是见缝插针,用了好几个晚上,开发出一堂题为“‘信息值’决定‘上稿率’”的实战复盘课。“讲稿”有5873个字,应该算是一堂“大课”了!
很可惜,昨晚把新课排好版以后,怎么也发不出来,不知道有哪句话或者哪个词触碰了平台敏感的神经。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我绝对算是一名“老笔头”,职业从事公文审核、新闻宣传就超过15年,去年牵头起草的一份公文还拿了全省党内规范性文件评比第一名。对“三好公文课”,自我审核的标准决不低于过手的公文,相信不会有什么不合适的内容。可是尽管我对这篇讲稿一改再改,把自认为有可能影响过关的词句都删掉了平台的审核系统就是不让过——这说明电脑再牛,还是取代不了人脑啊!一连发送了8次,课程还是无法上线。面对丝毫没有人情可讲的“机审”,我只能无语了!担心话题敏感,影响到这堂课的推出,对上一堂不幸夭折的课这里我就不透露具体内容了
既然准备好的实战课推不出来,就继续利用存货,讲一讲写作理论吧!
顺便预告一声,下节课,我将继续推出实战课,主题暂定为“真传一句话,假传一担书”。


362
class


       【文法之悟】

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把已有的方法用上手、用好了,它才能活起来。挪用、套用是用,化用、活用也是用,怎么用效果大不一样。能不能变着法子用,用得好不好、巧不巧,全看你悟得深不深、透不透。

不明法度写不好文章,死守法度也写不好文章。写文章,必须规矩在手,法度因心。(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人物琐论》)专心致志、用心体会、潜心思考,就能遵循法度而不拘泥法度,曲尽法度直至跳出法度。


● 行笔之法 

写文章,“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到纯熟后,纵笔所如,无非法者。”(清·吕潢《初月楼古文绪论》)

公文语句可以缺省主语


在公文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句子没有主语。看到这样的句子,不要简单判定为病句。很多时候,公文语句是可以没有主语的,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无主句;二是主语省略句。

所谓“无主句”,是指不必交代甚至根本说不出主语的句子,主要是表示祈请、要求、希望、劝阻、禁止、号召、命令等内容或语气的祈使句。比如:“请予批复”“上下班要错开时间”“不得在任职年限上连续破格”,等等。由于公文具有定向表述的特点,一些意愿的发出者、情况问题的发现者是不言自明的。也有的发文主体、受文主体,在公文标题或抬头中已经明确,需要由其作为主语时,往往不必再作交代。

除了无主句外,公文中也常常运用主语省略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把前面出现过的主语省略掉,使语句更显简洁、明快。比如:在写工作总结、汇报的时候,常常会在帽段或每一部分的过渡段使用“我们”作为主语,正文中很多本需要使用这一主语的句子,就不再使用。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8个月来,我们坚持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履行“抓面上”与“抓自身”的双重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主题教育的各项部署要求,一体谋划推进四项重点措施,推动两批主题教育紧密衔接、高质量展示了。

一、从严从实抓好组织领导。(注:省略“我们”)构建分级负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体系,各级党委领导带头抓、专门机构合力抓、分批分类统筹抓,形成高位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主语省略句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清楚省略的主语是谁;一旦发现句子换主角了,就要另起一句话,明确主语。又如,在同一个总结中,接着上面那段文字写道:

(注:主语是我们”,继续省略)统一制定任务、责任、负面“三张清单”,为分级分类指导提供了精准的“路线图”。省里(注:更换主语)先后派出22个巡回指导组,各市县各高校共组建1200多个指导组,各系统行业部门党组(党委)共派出指导组、督导组372个,实行联系督导全覆盖。我们(注:再次更换主语,不能省略)在主流媒体开设专栏专题,推出系列深度报道,做到“每天有报道、每周有热点”,推动主题教育始终保持“热运行”。

这段话中,有多个不同的主语。其中,以“我们”作为主语的两句话,第一句的主语因为与上一段(上一句)一样,可以省略;第二句(文中最后一句)把主语又换成了“我们”,与上一句的主语不同了,所以就不能省略。(978字,写于2016年6月,2020年2月20日修改)


图片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百家
写了 1952001 字,被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