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机关文稿写作的三个阶段

系统推荐 更新:2025-06-21 17:21:25

【新课导学】

今天推送的,是拙作《边写边悟》一书中的第72篇文章。排在之前的第71篇,是《善于发现和培养写作好苗子》(见第61讲)。请收录书稿的朋友自行调整顺序。


283
class


       【文法之悟】

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把已有的方法用上手、用好了,它才能活起来。挪用、套用是用,化用、活用也是用,怎么用效果大不一样。能不能变着法子用,用得好不好、巧不巧,全看你悟得深不深、透不透。

不明法度写不好文章,死守法度也写不好文章。写文章,必须规矩在手,法度因心。(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人物琐论》)专心致志、用心体会、潜心思考,就能遵循法度而不拘泥法度,曲尽法度直至跳出法度。




● 习文之法 

写文章是个技术活。学习掌握任何技术,从根本上说,方法就四个字:得心应手。辩证唯物论强调知行合一,“得心”就是“知”,“应手”就是“行”。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先要对写作方法、技巧及其原理了然于心,再反复上手去练,直到手随心转、心到手到。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实现“知行递变”,先不折不扣地变“知”为“行”,再由“行”自变为更高更深层次上的“知”,周而复始,不断提高。


32320_r0pl_5977.jpeg





机关文稿写作的三个阶段



有同行总结,机关文稿写作有三个阶段:跟着感觉走,跟着套路走,跟着问题走。

这确实很有道理,文秘工作者基本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才能从“菜鸟”变成“大拿”。

一开始,因为不懂规矩,只能跟着感觉走,自己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觉得该怎样写就怎样写。如果感觉对了,也能写出合格的稿子,但多数时候凭感觉行文不一定靠谱。

等到把机关文稿的体例格式搞清楚了,就开始琢磨套路。套路是个筐,内容往里装,拿来就能用,可以让人在较短时间内把文稿写得有模有样。不按套路行文,要么是野路子,要么是以无招胜有招的高手。

再到把套路也耍熟了,就可以超脱形外,把关注点、着力点更多地放在内容上。机关文稿重在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跟着问题走,就能瞄准靶子、点中穴位,实现写稿子的精确制导、精准发力。

我也总结了一套“三段论”:机关文稿写作要经历眼低手低、眼高手低、眼高手高这么三个阶段。

眼低手低是起步阶段,特点是不会看也不会写。在没有学会写之前,先要学会看,知道怎样是好文章、好在哪儿,这样学习写作才有方向。所以,提高笔力首先要提高眼力。拿到一篇文章,能够迅速抓住重点、看出写作的窍门或问题所在,眼力就算是合格了。


眼高手低是第二阶段,特点是看得出却做不到。眼力高了,笔力并不会随之提高,还需要上手去练,使笔力与眼力配合得更紧密、更协调、更默契。在此过程中,你甚至会觉得自己越写越差、越写越不会写,这实质上是眼高手低,因为眼力的提高比笔力的提高更容易、速度更快。出现这种情况是好事,这时候,千万不能灰心丧气,只要咬紧牙关坚持写下去,就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眼高手高是第三阶段,特点是眼到心到手到。眼里看到什么,心里马上就能反应过来;想到什么,拿起笔就能迅速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时候,手已经学会了完全服从思想。真正的高手,就像法国作家莫泊桑所说的:能把文字操纵自如,使它述说一切,甚至述说一般不易表达的事情,并充满未尽之意,充满神秘的,不曾表明的企图。”(850字,写于2016年6月,2019年6月20日修改)


32322_tp2z_8393.jpeg



32323_msil_8351.jpeg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百家
写了 899002 字,被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