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 女儿回家了

系统推荐 更新:2025-10-04 13:58:08


女儿回家了



昨天,在外地念大学的女儿放寒假了,第一时间回了家。

我和妻子在飞机场接到她的时候,女儿说:“我们宿舍,我是第一个走的。”恋家之情,溢于言表。

今天下午,在我们一家三口的微信群“相亲相爱一家人”里,看到妻子发的一张截图,上面是一首小诗,15行,105个字——

四个多月过去

家还是那个家

守在家里的还是那两个人


我以为一切都没变

细枝末节却在喧嚣

变化在漆黑的犄角张看


我曾经以为

少年志在四方

长大我才看清

家就是远方


父母这两个字

在心头重重堕着

心里的小船飘摇


离家心头的弦不再荡漾

一切真好

这首诗是女儿写的,发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时间是凌晨1:48,我们从机场到家后不久。

看到这首诗,我留言:“好诗!有思想,有感情,不张扬,不浮夸。”

妻子回复:“你是拍马屁?”

当然不是!我是发自内心的。

我知道,女儿喜欢阅读,很有文字灵性。不过,她上大学之前写的文章,往往追求辞藻的华丽,不太注重思想性。这与她的年龄和阅历有关,当年的我又何尝不是这样。

从这首诗来看,女儿的文风变了——人成熟了许多,文风也成熟了许多。

女儿上高中的时候,老师告诉她和同学们:考大学一定要杀过长江、杀过黄河。所以,女儿“志在四方”,跑到了千里之外的天津读书。

刚去学校的时候,女儿还有出国留学的打算。转眼到了大三,再问她考研的打算,女儿说“不出国了,周末能回家的地方最好”,目标学校就在邻省。看到这首诗,我更清楚地知道了,女儿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调整。作为父亲,我特别高兴,尽管有些“自私”。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按咬文嚼字、吹毛求疵的习惯,对女儿的诗作进行了小改,改成了这样:

四个多月过去

家还是那个家

守在家里的还是那两个人


我以为一切都没变

细枝末节却在喧嚣

变化在漆黑的犄角张看


我曾以为

少年志在四方

长大才看清

家就是远方


父母这两个字

在心头重重

心里的小船飘摇


到家了

离家心头的弦不再荡漾

一切真好

                   ——成文写于2020年1月11日



来源:三好公文课公众号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百家
写了 1952001 字,被 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