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学】
1月14日,读者黄铮留言,说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已接近尾声,希望来个实例教程,讲一讲各级总结讲话怎样写出新意。
我琢磨了一下,现职领导的讲话稿不宜拿出来作为例子,毕竟我们是在用笔为领导服务,而不是用嘴。但把总结稿作为例子是可以的,同样可以反映出不同层级的区分度。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堂新课。
另外,还有95席,“三好公文课”的关注用户就将突破5万大关。感谢各位读者!也拜托大家继续推送分享给每一位需要掌握好写作这把“刷子”的人。
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基本结束了,我和同事受命起草两个总结:一个是全省的主题教育工作总结,一个是省主题教育办的工作总结。
有“看官”可能会问:一次主题教育,有必要写两份总结吗?这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文牍主义?
说实话,还真有这个必要。原因嘛,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句话的本义是述说的事情多、头绪多,只能先说其中的一个,但我想借以表明的意思,则是同一棵树上可以开出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花。这与“横看成岭侧成峰”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具体怎么理解,这里暂且按下不说,先看文稿实例,看写作提纲。
一、在“谋”上下足功夫
(一)调研先行“谋有据”
(二)及时对标“思有方”
(三)定规明矩“行有章”
(四)守正出新“干有法”
二、在“抓”上彰显力度
(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组织领导
(二)以严实的工作作风抓好督促指导
(三)以强大的宣传声势抓好舆论引导
三、在“做”上务求实效
(一)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二)调查研究求实务实
(三)检视问题深挖细照
(四)整改整治真刀真枪
四、在“立”上抓早抓长
结 尾:对照中央提出的“五句话”目标,用破折号引出5个方面的成效: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有了新进步;践行对党忠诚、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坚定性明显增强;担当实干、善作善成的精气神不断提振;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实际成效日益凸显;在政治上作风上廉政上的“免疫力”得到增强。
用一个自然段,分层次写4点启示,不展开。
再用一个自然段,写存在的问题不足和下一步打算。
上面这个提纲,是我起草的。按此提纲写出来的工作总结,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大家普遍认为,这篇总结既全面系统,又不落俗套;“谋、抓、做、立”四个字,精辟概括了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的职能定位和工作着力点,既全面总结了工作成效,又充分体现了工作特色。其中的“谋有据” “思有方” “行有章” “干有法”,是我们单位领导提出的工作理念,我运用到了这个总结中,用得比较巧妙,也比较贴切。
自我表扬的话就不多说了,再看第二个总结的提纲。
一、坚持把履行政治责任贯穿始终
一是在及时对标对表中把准政治方向;
二是在落实根本任务中提高政治觉悟;
三是在自觉履职尽责中彰显政治担当。
二、坚持把精心谋划推动贯穿始终
一是既谋早又谋实;
二是既谋战略又谋战术;
三是既谋“规定动作”又谋“自选动作”。
三、坚持把抓好统筹协调贯穿始终
一是抓好前后两批的统筹衔接;
二是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整治工作格局;
三是以强大的宣传声势调动各方。
四、坚持把从严从实督导贯穿始终
一是对照清单抓落实;
二是分类指导求精准;
三是严督实导保质量。
五、坚持把优质高效服务贯穿始终
一是对上服务高质量;
二是横向服务高效率;
三是服务基层有温度。
六、坚持把打造过硬队伍贯穿始终
一是抓培训强能力;
二是抓立制强执行;
三是抓作风强担当。
结 尾:用一个自然段写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表明将认真总结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提升。
这个提纲以至完整的总结稿,不是我起草的,而是我修改的。文稿的内容和文字改动比较大,但提纲的改动不算大:尽管6个一级标题动了4个,但18个二级标题只动了6个。
应该说,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提纲,“六个坚持……贯穿始终”是做法也是经验,简洁明了,系统配套,逻辑严密。这里,我要为起草者点赞!当然不是自夸,前面我说过,初稿不是我起草的。
看完了两个提纲,我们再具体分析同一件事情为什么要写两个总结,为什么要这样写。
起草公文,讲究“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这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明文规定的。撰写主题教育工作总结,这是统一要求,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专门发了通知。从实际工作需要来说,大家辛辛苦苦干了7个多月,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经验成果,也确实有必要好好总结一番,毕竟我们共产党人“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1965年7月26日,毛泽东在接见刚从海外归来的李宗仁及其夫人时,突然向李宗仁的机要秘书程思远发问:“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吗?”程一时茫然。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乘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次主题教育,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无异于一场战役,做好总结很有必要,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主题教育办是主题教育的专门机构、专责机构,主题教育的所有成绩几乎都可以归到这个机构头上,还有必要再写一个“版路”完全不同的总结吗?
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两个总结到底有什么不同。我认为,主要有4点不同:
一是行文主体不同。整个主题教育的工作总结,是“大总结”,总结的是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的工作;而主题教育办公室只是领导小组下设的工作机构,其工作总结只能算是“小总结”。所以,前一个总结我们写了1.2万字,后一个总结篇幅只有0.6万字。
二是行文对象不同。“大总结”是要报送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的,而“小总结”只需要报给省委。
三是覆盖面不同。“大总结”需要全面反映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调动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情况。这个“各方面”,包括各级主题教育机构,也包括各领域各层级的主题教育参加单位和广大党员;包括主题教育办,也包括与其并列的巡回指导组。“小总结”则集中反映本级主题教育办的工作,尽管沟通上下、协调左右也是主题教育办的工作内容,但上下左右都不是行文主体,不是这个总结的“主角”。
四是侧重点不同。“大总结”的内容,中央下发的通知中有明确要求,包括有效做法、主要成效,也包括成功经验、重要启示,还包括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并要求“有情况、有数据、有分析,注意体现党员、群众的感受和评价,真实反映主题教育的成果”。作为“小总结”,内容主要是两方面:做了什么,怎样做的。工作成效不用重写详写,因为有“大总结”在先,其中多数成效都可以归功于主题教育办,而且工作成效省委领导一清二楚。如果“小总结”里工作成效写得太多太细,篇幅就控不住,还难免有“抢功”之嫌。我之所以对原稿改动不小,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严格地说,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来形容一大一小两个总结,并不是非常准确。应该说,“大总结”是一树繁花、花团锦簇,“小总结”则是一枝独秀、绚烂夺目。
所以,尽管两个总结在内容上有一些交叉,也有一些重叠,但总体上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两个总结在写法上几乎完全不同:“大总结”采用的是块状结构,“小总结”是条式结构;“大总结”中的做法、成效和经验是各做一块来写,“小总结”则把做法和经验揉在了一起写,成效只在导语部分适当点了一下。这样写,既是为了避免形式上雷同,更主要的是因为内容决定形式。(2811字,2020年1月17日完稿)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来源:三好公文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