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笔者进 善写者成
——致读者朋友的新年献词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
元旦佳节,3天假期,我都在加班。出手了2篇材料之后,顺便对2020年的文稿工作量作了统计,得出这么一张“成绩单”:
刚刚过去的一年365天,我牵头撰写综合性文稿275篇,其中执笔撰写或对下级同事起草的文稿予以重写的74篇,占26.9%;操刀“大改”下级同事起草的文稿59篇,占21.5%;其余的都是“小改”,占51.6%。
在我们单位,我对文稿的把关之严是出了名的——我并不是刻意要怎样,而是作为文字工作的分管领导,材料到了我手上,往往是最后一关,职责所在,不严不行啊!一年来,过手的稿子“小改”的居多,意味着初稿的整体质量比较高,这让我深感欣慰。
有人说,新年的第一天对全年起着“预示”的作用——如果这一天特别忙,那全年都有得忙;如果这一天过得特别顺,那全年都会“顺到底”;如果这一天心情特别爽,那全年都会“爽歪歪”。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从大年初二就开始加班,之后确实全年都忙得不可开交。如果上面这个说法成立,那么今年是“人勤春来早”,恐怕会更忙。
“忙”是一把三刃剑:于家庭生活、于个人健康而言,多多少少会带来些影响;但于党于国于公而言,“忙”不等于贡献大,至少说明奉献多;于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说,“忙”是磨刀石,越忙刀就磨得越锋利。
在工作上的紧张忙碌之余,从第340讲到第424讲,“三好公文课”过去一年推出了85堂新课;备好课尚未推出的,还有二三十讲。在这块写作“自留地”里的耕作,让我忙上加忙,也让我收获叠加。组织心理学家、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说过:“学习某样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它——不仅仅是因为解释它能帮助你理解,还因为这种检索可以帮助你记住它。”
1969年,美国教育学家爱德格·戴尔以语言学习为例,提出了著名的“学习留存金字塔”模型,其核心观点是学习方法的差异会大大影响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