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 奋笔者进 善写者成 ——致读者朋友的新年献词

系统推荐 更新:2025-10-05 19:03:40

奋笔者进   善写者成

——致读者朋友的新年献词

成    文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

元旦佳节,3天假期,我都在加班。出手了2篇材料之后,顺便对2020年的文稿工作量作了统计,得出这么一张“成绩单”:

刚刚过去的一年365天,我牵头撰写综合性文稿275篇,其中执笔撰写或对下级同事起草的文稿予以重写的74篇,占26.9%;操刀“大改”下级同事起草的文稿59篇,占21.5%;其余的都是“小改”,占51.6%。

在我们单位,我对文稿的把关之严是出了名的——我并不是刻意要怎样,而是作为文字工作的分管领导,材料到了我手上,往往是最后一关,职责所在,不严不行啊!一年来,过手的稿子“小改”的居多,意味着初稿的整体质量比较高,这让我深感欣慰。

有人说,新年的第一天对全年起着“预示”的作用——如果这一天特别忙,那全年都有得忙;如果这一天过得特别顺,那全年都会“顺到底”;如果这一天心情特别爽,那全年都会“爽歪歪”。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从大年初二就开始加班,之后确实全年都忙得不可开交。如果上面这个说法成立,那么今年是“人勤春来早”,恐怕会更忙。

“忙”是一把三刃剑:于家庭生活、于个人健康而言,多多少少会带来些影响;但于党于国于公而言,“忙”不等于贡献大,至少说明奉献多;于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说,“忙”是磨刀石,越忙刀就磨得越锋利。

在工作上的紧张忙碌之余,从第340讲到第424讲,“三好公文课”过去一年推出了85堂新课;备好课尚未推出的,还有二三十讲。在这块写作“自留地”里的耕作,让我忙上加忙,也让我收获叠加。组织心理学家、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说过:“学习某样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它——不仅仅是因为解释它能帮助你理解,还因为这种检索可以帮助你记住它。”

1969年,美国教育学家爱德格·戴尔以语言学习为例,提出了著名的“学习留存金字塔”模型,其核心观点是学习方法的差异会大大影响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如果人们通过听课完成学习,两个星期后,能记住的学习内容只有5%;
如果人们通过读书完成学习,两个星期后,能记住的学习内容只有10%;
如果人们通过看视频完成学习,两个星期后,能记住的学习内容只有20%;
如果人们通过观看别人的演示完成学习,两个星期后,能记住的学习内容有30%;
如果人们通过跟别人讨论完成学习,两个星期后,能记住50%的学习内容;
如果人们通过实践操作完成学习,或者学完后立即实际运用所学内容,两个星期后,能记住75%的学习内容;
如果人们一边教别人一边学习,两个星期后,能记住90%的学习内容。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好公文课”既是总结式的学习,也是分享式的学习,很好地做到了教学相长。
在30年的笔耕不辍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学海无涯,不仅需要苦作舟,还需要笔作桨。
知识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但知识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只有以笔为犁,在知识之田里深耕细作,才能把它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利用起来。
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写作都是一双隐形的翅膀,它能让我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拥有诗和远方。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引用了一句古训——“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
前天,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我把这两方面意思“揉”在一起,想出了这么一句话:奋笔者进,善写者成。“奋笔”也是“奋斗”的一种姿态,只要努力,终会有所进步;但只有真正掌握并善于运用手中这管笔,我们才能收获成就、走向成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三好公文课”会一如既往陪伴着您,为您加油,为您助力。
在开年上班的第一天,我把这句话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三好公文课的读者朋友们,和大家共勉。1521字,202113日完稿,14日修改)


23254_4plj_8425.jpeg

三好公文课——

寓心悟于故事,好听;传心得于案例,好懂;授心法于实战好用用心创造,好文好课!


文稿更出彩,人生更精彩!


举报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百家
写了 1952001 字,被 人关注